得了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意思

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,以情感的极端波动为主要特征,患者会在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两种状态间反复切换,也可能出现混合发作,呈现躁狂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的情况。在躁狂发作时,患者情绪高涨、思维奔逸、活动增多;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思维迟缓、意志活动减退,两种状态交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学习及社会功能。

从病理机制来看,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与遗传、神经生物学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。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,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人群,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。神经生物学方面,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,会影响情绪调节;大脑神经回路功能异常,特别是与情绪、认知相关的脑区连接出现问题,也参与了疾病的发生。此外,长期压力、重大生活事件等环境因素,可作为诱因促使疾病发作。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,患者会体验到异常高涨或易激惹的情绪,自我感觉极为良好,甚至出现夸大妄想,如坚信自己拥有非凡才能或财富。思维速度明显加快,想法一个接一个涌现,言语增多且滔滔不绝,难以被打断。同时,精力充沛,活动量显著增加,盲目参与各种计划和活动,如疯狂购物、冲动投资,却往往有始无终,还可能伴有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。抑郁发作时,患者陷入极度低落的情绪状态,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,感到空虚、绝望。自我评价降低,常出现无价值感和自责自罪观念,严重时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或行为。思维变得迟缓,反应迟钝,思考问题困难,言语减少且声音低沉。身体上也会出现不适,如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、睡眠障碍,整日感到疲惫不堪,活动明显减少,常卧床或呆坐。在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时,精神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,了解患者躁狂和抑郁发作的具体表现、持续时间、发作频率等;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,评估患者的情绪、思维、行为等精神状态;借助心理测评工具量化评估症状严重程度;同时还会进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,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类似症状,从而做出准确诊断。

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日常管理与康复要点

1、规范治疗与病情监测: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,坚持按时按量服用心境稳定剂、抗精神病药、抗抑郁药等,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,防止病情复发或恶化。定期复诊,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,配合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。同时,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、睡眠情况、活动量等,及时发现情绪波动的早期迹象,以便采取干预措施。

2、生活规律与自我调节: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,固定每天的起床、睡觉、用餐时间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或黑白颠倒。适度进行有氧运动,如慢跑、瑜伽,有助于稳定情绪、增强体质。学习情绪调节技巧,如深呼吸、冥想、正念训练,在情绪波动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。避免饮酒、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,防止诱发情绪发作。

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]